新闻详情

向上生长:主办方的虚弱与虚胖

发表时间:2020-04-20 16:00

凯信会展公众号.jpg

来源:会展视界



主办是什么?
是行业协会!

主办是什么?
是产业研究和引领者!

主办是什么?
是媒体传播者和意见领袖!

主办是什么?
是能够掌握大量产业数据的平台方……

以上功能,主办方做的到位么?
某一个点做得够突出、够卓越么?
绝大多数都没有!

探讨线上展览毫无价值!
主办方真正要思考的是角色扮演和功能构建!


疫情之下,业内普遍在探索线上展览,且争议得不亦乐乎。

笔者4月9日刊发了《网展广交会只是个小炸弹!会展人站直了,别趴下!》文章,意在为会展人鼓劲儿、加油。

加油的方向是啥呢?笔者以为是疫情倒逼主办方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和展览功能的重新构建。

国务院16号文的发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类展览及会展等暂不开展),让整个会展全慌了。线下展会暂停,何时启动未知。会展人处于恐慌、焦虑、矛盾、犹疑……的状态。一时间,没回过神儿。

笔者在《2020中国会展业聚变元年》文章中提到:

经济形势风云多变、跨界主体变身主办、金融资本进入会展、科技创新倒逼办展模式、办展成本持续高涨、全球展会延期或停办……经历了30 余年快速发展的中国会展产业,将从2020年开始发生聚变。

疫情让中国会展人重新审视会展产业,重新审视运营模式,疫情也让各会展城市更加加强、坚韧。

伴随着5G商用的全面展开,在“新基建”的历史机遇下,中国数字经济将迎来历史突破发展期。伴随着会展人的思考和行动,新的历史机遇下,中国会展产业的即将迎来聚变期。

综上所述,一言蔽之:主办方加油的方向应该是对自身角色、价值和展会功能的重新思考和思考后的行动!

主办方处于会展产业上游,拥有着非常“牛”的江湖地位。牛的原因是:我是主办!我有项目!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是甲方,你得求我!这个不说,会展同仁都懂!历来,会展江湖以项目规模论英雄。比如,10平方米以上大展、规模世界第一……主办方的这些辉煌战绩的的确确为产业做出了贡献,值得骄傲与自豪,值得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然而,这一切,都是虚胖!

笔者与某地产圈中介朋友聊天,2019年他们销售额100亿人民币左右,净利润约为10个亿。笔者参加今日头条的小范围会议,他们2019年的营业收入超1400亿。会展产业的大咖企业,在其他产业眼里看来,都是小企业。

会展主办赚了热闹,赚了吆喝,赚了面子。在收入方面,目前核心还是展位费、广告费、赞助费。且,会展人的智慧和行动属于操着总理的心,赚着民工的钱。智慧与付出,严重不成正比。

所以说,主办方辉煌背后的实质是虚胖!

主办方的虚弱是什么呢?

缺乏对项目所在行业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缺乏业务结构的整体思考和布局。
缺乏品牌构建与市场营销整体策略。
缺乏确认了战略布局后的坚守与坚持。
缺乏支撑战略布局和业务结构调整后的人才构建。
缺乏宽广的胸怀及与时代呼应的敏感度。

所以说,主办方是虚弱的。
虚不受补,忙则生乱。

安静下来重新思考,思考过后从小点入手,为上策。


我们不妨深入思考一下:

会展项目是什么?

是从社群到宣传到展示到交易到数据的综合性大服务包!

目前,整个行业的服务包还处于2.0阶段,即一般性的规模和规模效益已初步实现,尚缺乏升级性的服务点和新的盈利模式。

主办是什么?
是行业协会!
主办是什么?
是产业研究和引领者!
主办是什么?
是媒体传播者和意见领袖!
主办是什么?
是能够掌握大量产业数据的平台方……

以上功能,主办方做的到位么?某一个点做得够突出、够卓越么?
绝大多数都没有!

全面构建,短时间难以全部现实。成本、人才都是问题。可以做的是单点突破,深入挖掘,再横向纵深。此外,放开胸怀,与专业组织进行合作,亦是一个路径,也符合时代特点。

结论是啥呢?没有结论!这是个需要不停思考和不停探索的事儿。如果说非要有点结论的话,那就是:当此之际,不要慌。当此之际,安静下来。当此之际,重新思考主办的角色与项目的构建。当此之际,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笔者深爱着会展产业,亦身在其中。所以,讲了点大实话。还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正、多批评。

祝愿会展同仁挺住了、别趴下,祝愿各会展企业带着新思考,重新出发,扬帆远航!祝愿中国会展产业蓬勃发展!

作者:吕沐阳
政协广州市海珠区委员会委员

广州琶洲会展经济促进会秘书长




凯信会展公众号1.jpg


分享到: